月之暗面(Moonshot AI)
在中国大模型创始人中,杨植麟年纪最轻,于1992年出生。业界评价他是坚定的AGI信徒和有技术号召力的创始人。他的学习与工作履历很多与通用AI相关,论文引用超22000次。
对于大模型,中国科技界于2023年中从狂热骤然转冷,进入加速落地的实用主义主旋律。这不免让大模型CEO们处于理想与现实的剧烈拉扯之间。在人人喊PMF(Product/Market Fit,产品/市场契合)、人人喊商业化的中国AI生态里,这位AI研究员出身的创始人倒不那么着急。
月之暗面是头部国产大模型公司中,人数最少的一家,为80人。他没有像他的对手那样,做更稳妥的to B生意,或是在医疗、游戏等细分场景中找落地,而是做且只做了一款to C产品——智能助手Kimi,支持20万汉字输入。Kimi也是杨植麟的英文名。
杨植麟倾向于将他的公司看作是,构建一个结合科学、工程和商业的系统。你可以想象成,他要在人类世界上空,架起一张AI实验台,一手做实验,一手将尖端技术落进真实世界,通过与人类互动找到应用机会,再将应用送入消费者手中。理想状况是,前者烧掉数以十亿、百亿计资本;后者再把这些钱数成百上千倍地挣回来——怎么听,都像“走钢丝”一样惊险。
“AI不是我在接下来一两年找到什么PMF,而是接下来十到二十年如何改变世界。”他说。
这种抽象和理想主义的思考,令人不免替他捏一把冷汗:一位年轻的AI科学家,在现实主义的中国能否找到生存空间?
2024年2月,月之暗面逆势完成一笔大额融资。据了解,它以15亿美金投前估值完成超10亿美元B轮,阿里领投,砺思资本、小红书等跟投,该笔交易完成后,月之暗面投后估值约25亿美元——由此,它成为中国大模型赛场上现阶段估值最高的一家独角兽。(他们拒绝回应和评论此事。)
腾讯新闻《潜望》:我刚进来看到你们公司门口放了一架纯白色钢琴。
杨植麟:上面还有一张Pink Floyd专辑。我都不知道谁放的,前两天突然看到,没来得及问。(Pink Floyd是发布专辑《月之暗面》的英国摇滚乐队)
文章评论